20241027 叫人区别律法与恩典的福音 逐字稿

叫人区别律法与恩典的福音



在刚才的敬拜里大家的体会如何?正像诗歌中所说的,我们要学习来倾听、倾听上帝的声音、倾听圣灵微小的声音。不过我们都需要先有一颗能够安静的心、能够有渴慕和寻求的心,才能带给我们对上帝的工作和圣灵的运行的敏锐的认识和了解。这不是一种情绪的波动而是我们在里面确实是能够意识到神的灵此刻就在我们中间。所以愿上帝向我们仰脸让我们每一次的聚会都不是徒然的聚集。

我们再次回到加拉太书的系列分享,加拉太书四章21到31节,11节的经文。在开始之前还是要先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准备重要吗?我说的准备,有些时候是需要提前的看一看圣经到底在讲什么,或者我们这一段时间以来正在分享的主题加拉太书在说什么?另一个方面也要准备是我们的心能够在聚集当中知道准备要听什么!我们每次聚会都会问大家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帮助我们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在聚集当中要听见上帝向我们说话。

我们以PPT里两个儿子的故事对今天所要分享的内容做一些前期的预备和了解。

【创16:1】亚伯兰的妻子撒莱不给他生儿女。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

【创16:2】撒莱对亚伯兰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得孩子”原文作“被建立”)。”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

【创16:3】于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将使女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亚伯兰在迦南已经住了十年。

【创16:4】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她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

 【创21:9】当时,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

【创21:10】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创21:11】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很忧愁。

【创21:12】 神对亚伯拉罕说:“你不必为这童子和你的使女忧愁,凡撒拉对你说的话,你都该听从,因为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创21:13】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

这个故事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没有给他生儿女,上帝虽然应许亚伯拉罕要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孩子,但无奈时间确实非常的长以至于在漫长的时间里面虽然亚伯拉罕是有信心的人、他是信心之父,但是信心有些也会让位给人意、让位给自己从血气、从自己的想法里面来的很多的东西,所以以实玛利的出生就是如此。撒莱没有给亚伯拉罕生儿女的时候,撒莱就会想上帝的应许也许借着这个埃及的使女使亚伯拉罕生一个孩子,于是就给亚伯兰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当然这个想法从撒莱看来好像不是有嫉妒之心,她愿意让亚伯兰跟他的使女同房。于是亚伯兰也觉得这个事更好,就听从了撒莱的话,于是他的妻子撒莱就将这个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从这个亚伯兰听到上帝给他的话语、给他的应许已经过了有十年的时间,因此他就跟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之后亚伯兰好像看见了某种希望、看见了上帝的某种应许已经成就了。我们看见一个使女因着自己怀孕,就表现出对她的祖母、对主人撒莱一种轻看的态度,这是第一部分告诉我们的内容。

第二部分告诉我们撒莱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比以撒大14岁左右,她看见以实玛利在以撒生下来之后,就在嘲笑或者讥讽或者欺负小以撒,在这种情况,撒莱就开始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也是一个不能够被抗拒的要求, 她说:你要把这个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听起来非常的严厉和残忍,但是事实上她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上帝在他们生命当中的应许,她说:这个使女的儿子不可以和我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的。因此这是执行了上帝的心意,因为以实玛利的出生是从人的想法里面出生的,而以撒才是上帝给他的应许,所以上帝在亚伯拉罕感到有点无奈或者有点感到挣扎的时候,祂对亚伯拉罕说:你不用为以实玛利和他的母亲夏甲来忧愁,祂说撒莱说的是对的,你应该听从!因为在上帝的应许当中只有以撒才是称成为他的真正的后裔,所以使女的儿子祂说我也会让他成为一国的,因为这是你所生的。

前面给大家补充的材料,让大家能够对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先期有一些的了解。为了让我们能够正确的来认识和解读圣经。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叫人区别律法与恩典的福音这个题目让我有些挣扎,因为这里面我更愿意把它叫做叫人明白圣经的福音就是我们一定要认识福音或者说圣经到底是怎么写的,它是怎么说的以至于我们从正确的理解当中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所以这个情形一句话很难说得清楚,所以为了把这个标题讲得明白,我就把它叫做叫人区别律法与恩典的福音.

主题经文是《加拉太书》的4章 21到31节

【加4:21】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吗?

【加4:22】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

【加4:23】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

【加4:24】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奈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

【加4:25】这夏甲二字是指着阿拉伯的西奈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

【加4:26】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

【加4:27】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

【加4:28】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

【加4:29】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

【加4:30】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

【加4:31】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天父我们谢谢你恩待和赐福我们,让我们借着圣经来认识和明白你的心意,我们知道这段的经文并不容易,但是主啊我们却求你真理的圣灵运行在我们身上,在我们中间 开启我们,让我们里面有悟性可以明白,也让我们里 除去一切的愚蒙单单的注目聆听 主你自己的话,主啊谢谢你,愿你的旨意成就在我们中间,奉靠主耶稣基督的圣灵,阿们。

通过这段经文让我们来更加的明白,保罗在加拉太书当中不断的在讲:我们不要进入另外一个福音就是那讲以律法、以行为自夸并且想要自我救赎的这种的思想和观念当中,他说那个并不是福音反而是一种的咒诅和捆绑。所以他一直在不断的叫我们进入到上帝恩典的福音当中,让我们能够在福音里面、在上帝的恩典之下能够得到更大的、真正的自由也让我们真正的对上帝有信心。所以因信称义、以信为本也是加拉太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

现在我们来看在这段的经文里面保罗面向加拉太教会的时候,分哪几个方面来讲 他所要讲的内容,让弟兄姐妹可以回转到福音正确的道路上来。

首先第1是21节说到:【加4:21】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吗?律法这个词,不是单纯指的十诫,通常律法这个词,从狭义的角度是指的摩西五经,通称为妥拉或者摩西五经。从广义指的是旧约圣经, 所以帮助我们 来认识整个段落的解释,保罗给我们提供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角,而且是一种属灵的寓意在其中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在从灵意解经的方式解释经意,所解释的意思是符合上帝的心意的。所以要从这样角度来看他对眼前的这些的律法主义者,他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依据来去劝勉和说服他们。

首先说到,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所谓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第一个指的是那些推动律法主义的人。就是当时的一些信主的犹太人,他们有律法的背景而且在过去的律法上就是上帝的十诫的解释和应用方面有非常多的思考和研究的人,所以他们信了耶稣之后是带着自己先前有的律法框架来进入到基督教框架里的,所以他们就带来了那些错误的思想说:你光信耶稣不可以,应该先有相信进入犹太教然后去学习摩西律法等把你的在各个方面按照律法规范了以后,你再信耶稣才可以得救。而很显然 上帝在得救的事情上在人能够进入到福音真义的部分并没有立下其他的条件,所以这些人他们致力在各处新的团体就是基督教或者是信耶稣的教会的这个群体当中,他们在推动律法主义。律法是好的,但是律法主义是用律法的框架和规条来规限和捆绑人 让人在谋求某种在道德上的自义或者在行为上的自夸,从而让他们再进入到信仰当中去。这很显然是背道而驰的道路。

第二类人指的是那些已经表示愿意、同意了、跟随和顺从律法主义的人。这种人通常在整个社会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是比较看重规矩,同时对自己道德水平和伦理的认知以及对生活中的一些的决断很有自己的一套,所以他们很自信。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所遵从的某些的人生法则是可以去引导他人来成长或者是来追求的,因此他们听见了新的这种教导完全违反了、违背了福音真义的教导。之后他们从里面深深的认同而且愿意跟随的人。

我们把这两类人总结起来,就是以遵守律法的生活作为基础来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人,也就是先进行一个自我的这种的修养、自我的改造以至于在各个方面看起来都达到了某种标准,这里所说的标准指的是符合律法的标准。以这样的自己的生活和言行 作为基础来表明够资格与上帝建立关系,这类人群。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上帝的十字架的面前,这些所有的自义和良好的自我感觉都需要破产的,因为我们知道唯有耶稣基督和他钉十字架才能够让人真正的建立跟永生上帝的关系,唯有接受相信基本的福音事实然后借着信才能够跟上帝建立真实的关系 ,凡人当以自夸或者是以自我依靠自我救赎的方式来成长来寻求人生的人,他没有办法跟上帝建立关系。

下一个要讨论的就是没有听见律法的迷失之处,保罗说【加4:21b】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吗?听见意味着理解、了解、明白,也就是说事实上你们没有明白律法到底在说什么吗?这是一个质问,因为在没有听见律法的这一类人群当中,他们有思想观念上的迷失或者在内在的深处有一种的自洽的逻辑。

这个逻辑是什么呢?我列出了三点。

第一点,他们的认为自己明白了圣经而且也有一套看得见的明确规则可以遵守。但凡有律法主义倾向的人或者我们称为律法主义者都有这样的一种的状态,就是给自己因着对圣经他认为自己对圣经的认识和理解,就给自己制定一套的基督徒生活手册或者给心中描画了一个基督徒正常的基督徒或者一个好的基督徒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和框架,因此有一套得见的明确规则可以遵守。但是就使得不会有真实的信心,他所关注的只是这件事情该怎么去完成?怎么去达到?而不会去考虑和问一问,我们自己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信心、有信任、有信靠在我的里面。

第二个,我们知道人在世俗里面、在基督生活当中有很多彼此的比较,所以当一类人觉得比别人更好或者说觉得自己在遵守上帝话语或者在达到标准的层面上、程度上 比别人更好,比别人遵守律法遵守的更好,就可以让自己多一点成就感,少一些内疚感。这就是为什么在教会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的弟兄姐妹很反感听见认罪悔改的观念。 他不想活在自责、内疚当中,觉得自己挺好的、各个方面都不错,我们都希望不断的得到别人的肯定却很少去真正面对自身里面那一些亏欠、瑕疵或者不达标的地方。而当人非常的努力的去遵守律法或者遵守某种健康正常基督徒的这种标准的时候,他就会让自己多一些的自我肯定,我做到了、我很有价值,少一点你看你又说我、我有什么问题、好像你看我总是看我有问题,这是一种魔咒在人的心里常常的循环。

第三点,没有听见律法就是不够明白圣经的。这一类的律法主义者另外迷失之处是,他们可以将蒙祝福甚至得救算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虽然嘴巴上不会这么说,他也说感谢神,但事实上从内在里面来讲,他自我评价是我做的还不错而且我这都是因为我遵守了一套的规则赚来的。但又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太不谦虚,所以会说感谢神这是神做的,所以我们会看见将得救算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这正是没有听见律法的律法主义者、或者没有真正明白圣经的律法主义者他们的迷失之处。

我跟大家分享在律法以下的人和在恩典以下的人的区别在哪里?

解经家、圣徒威尔斯比说的一句话

律法主义并不是指树立属灵标准;而是指敬拜这些标准,并认为我们之所以属灵,是因为我们顺服它们。也是指根据这些标准论断其他的信徒。——威尔斯比

律法主义并不是指树立了某一种的标准和框架,虽然也有这个内容在其中。而是说把这个标准或者把自己认为的某种标准抬到了一个像神一样的那个地位上去,就是敬拜这些标准认为它就是绝对的。并且你看我们多属灵是因为遵行的一整套属灵标准并且人站在这个角度上开始去论断其他的人。你在教会当中会常常的看见类似的情况,我们但凡自己做到了一些什么,我们就开始对他人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要求别人也要做到。当然如果说我们在某一点上做到,可能会就意味着我们在其他的许多点上还有很多的亏欠和不足。

所以针对这些律法主义者保罗采取了一种的方式,我们重新再来看一看旧约圣经 ,在过去的基本的事实当中、历史事实里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就是我们在旧约圣经中真正要去明白的应该是什么,上帝这样写下这一段让作者摩西写下了这些历史事实,祂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意图?

第二部分22节到23节,里面说到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加4:23】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段经文我们两个事实,我们在谈到圣经的这些历史事实的时候,大家要记得它不是传奇也不是某种演绎,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在这个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件里面实际上有上帝要借着这些历史事实向我们要说的话。那我们看看这两个不同的儿子,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一个出生在前是以实玛利,一个出生在后是以撒。那这两个儿子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以实玛利的事实1,是按照自然规律的过程而生的,就是人生活在世上生儿养女的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同房,然后到了十月临盆、出生的过程而生,是自然生产。事实2,他是由婢女生的,是生而为奴的,以实玛利的母亲叫夏甲,是当时亚伯拉罕和撒莱的使女是奴婢和奴隶的身份,因此成为她主人的小妾,但她的身份从出生的时候就确定她是生儿为奴的这是一个事实。事实3,这个孩子会有的推动力是由撒莱的作为,撒莱的推举、推荐、允许、努力,她的不幸的心愿,因为她迟迟等不到或者没有等到、也没有在自身看见怀孕的迹象,所以她产生了对上帝的应许怀疑,因此她就想要帮上帝一个忙,她就说你就跟我的使女,把她娶为小妾你就跟她生一个儿子大概上帝的意思就是上帝的应许了。事实4,以实玛利,是由于亚伯拉罕属肉体的冲动、私欲和不幸而生的,亚伯拉罕作为男人也依然是有肉体冲动的性欲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认为的上帝的心意。所以他就做了这件事,那我们知道其实这件事情对现在的影响、对今天世界格局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以实玛利就是现在阿拉伯人的祖先,所以会看见 到今天世界环境里面阿拉伯人依然是在跟犹太人在打仗,而且打了好几次的中东战争。 大家都知道历史之所以到今天两个儿子之间还是在争斗,是亚伯拉罕的决定和撒莱的愚蠢的决定,这样后果是多么的深远。

那第二,我们看关于以撒的事实。以撒本身是在一个完全不可能从人肉体的角度看待,无论从身体机能、包括年龄各个方面都绝无可能的情况下,上帝却说从撒莱生的才要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上帝要给他一个儿子,所以我们说以撒的出生不是亚伯拉罕和撒莱彼此夫妻同房就自然生产的,那时已经失去自然生产的全部条件而只能是单单凭着上帝的应许而出生,所以他是个奇迹、超自然的奇迹,完全的是靠超自然的爱和大能才能够成就。这是关于以撒出生的基本的事实。

因为以撒的母亲是主人所以叫自主之妇人,就是主人的意思。他不是生而为奴的人 ,对于以撒来说他是个自由人。另外他是从亚伯拉罕和撒莱而生,他们虽然有不信的行动并且酿成了大祸,但是他们一直也在持续的在信靠上帝,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信心的结果。以撒是他们信心的这个结果、信靠神的结果,这是关于以撒出生的事实。那这样的事实对今天我们的事实来说、对今天我们说对世界的格局已经产生了的影响, 那从一个群体当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一个群体当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状态,比如说我们从最早的创世纪开始看,该隐和亚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道路所以该隐把亚伯杀掉了,杀掉之后上帝为了代替这个失去的亚伯他又在亚当和夏娃同房的时候生了赛特。

所以你会看 有两条线在圣经当中,关于人类有两条线;一条线呢就是发展自我以血气为主、 以仁义为主的人生道路的状态。另外是以求告耶和华的名使人的命运主于上帝、追寻上帝、信靠上帝的一条线 ,另外的人群就是赛特的人群。今天在教会当中或者在整个社会当中也是如此,在整个的人类社会当中存在的就是两类人;一种是信信靠上帝的人,一种是信靠自己的人。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教会当中,也有以律法为本、以遵行律法、活在律法以下的人,他实际上是信靠自己的那些人。那另外是不断的在寻求神、依靠神并且让他的信仰能够生活化,不断的在信心当中来选择符合上帝心意的行动和生活,这两类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亚伯拉罕两个儿子寓意能够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样的意义?各位,你里面的生命并非全都是应许的,都知道我们里面的生命里面常常出现灵与肉的征战,肉体就是过去的老我,我们用一个术语来说是过去的老我、老旧的你我的生命,按照我们过去的那些经验和规则遵行我们过去的一些所谓的律法来行事的人,一个内在的你。另外的那个你就是因为信了耶稣要不断的用信心来回应耶稣的生命,回应上帝的那个你。用其他的经卷,保罗他划分的有说是旧人和新人,同样在我们里面成为对比。而旧人就好像这里的以实玛利,那新人就好像是以撒。

我们正确的解读圣经才能够带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来,这是关于亚伯拉罕两个儿子间的这个对比。那在旧约圣经是关于撒拉和夏甲这两位母亲在代表着什么?他们的属灵中,我们看见夏甲事实上是生而为奴的,她是个奴隶奴婢所以在这里我们看见保罗的解释把两约,一个约代表的旧约,就是曾经上帝与摩西在西奈山所立的约、律法之约。他用夏甲来预表旧约、预表曾经的律法,同时他说【加4:25a】这夏甲二字是指着阿拉伯的西奈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在西奈山的时候上帝颁布出一套的法律叫十诫,然后相关一系列的细化包括在利未记和申命记当中,是对属神国民、神的选民,当时的以色列人的一个规范、形式、为人的规范,无论是个人的形式和选择的一个规范,还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规范,好让他们借着律法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活出不一样的生命或者生活来形成上帝的见证 影响他周围的国家。因此我们知道顺着律法传统下来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我们说现在指当时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代表的犹太人的律法整体的框架,所以他表律法与善行的宗教中心。这是曾经保罗那个时代他说的,当时的耶路撒冷的写照。到今天恐怕也还是如此,我们知道在整个的律法系统和这个宗教的礼仪中。旧约以色列犹太人的群体当中,都不断的在讲述着如何靠着自己的善行和遵行律法去拿到上帝给的义或者是拿到义的标准、拿义的生命来得到上帝的喜悦 上帝的接纳。但是很显然 这个的想法从以色列人一习惯的这个表现当中呢,我们却看到他是不断的走向失败,因为人的里面没有良善、也没有办法去依靠自己去达到上帝所设的一个标准,面对上帝的标准他永远都会说那太难了、根本没有可能。所以在之前学习说到,律法是训蒙的师父为要引人到耶稣基督的面前。

 

所以保罗在这里解释夏甲就代表着律法,代表那类靠着善行和律法去获得义的这件事;那撒莱代表的是恩典,在上的耶路撒冷,是神和人之间的新约。上面的耶路撒冷到底指的是非常的模糊、空洞、抽象的属灵空间吗?或者将要来的耶路撒冷吗?其实不只是这个,更重要的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实际指的是耶稣基督的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会从来都不是模糊的、不是空洞的,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在谈论一个抽象的教会观念所谓普世的教会观念,实际的上在上的耶路撒冷或者天上的耶路撒冷指的是耶稣基督的教会,我再重复一遍指的是耶稣基督的教会 。这座属灵的永恒之城、上帝立的新约是跟他的教会之间的这个约,因此他就应许那个真正要进入教会、成为教会、成为上帝心意和计划的中心的新妇,必须是有信心、必须得凭着信心来亲近神,来接受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原来从属灵的寓意当中撒拉代表的是是教会、代表的是恩典、代表的是新约,大家有没有觉得非常的震撼和意外?对很多人没有办法想到这一点,对当时那些想要遵行律法的人他们也不明白,可以说他们并不真正的明白圣经。同时保罗在这里用27节给说【加4:27】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

这段经文是《以赛亚书》54章1节,在这里讲的是上帝在很早以前,借着以赛亚启示说看起来那些艰难的、看起来刚开始很弱小的、看起来刚才人数很少的好像一个母亲 没有这种生育的能力,就像最初的撒拉一样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已经失去了能够生育的能力的时候,说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为什么要欢乐呢?因为上帝使不能怀孕不能生养的人,可以怀孕可以生养而且他能够生养和怀孕比那个看起来各个方面机能都很正常的、自然生产的母亲能够生产的还多,恩典之约比犹太的律法主义者的约 成就的更大,这惊人的结果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怎样的一些的寓意?

 

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天生的就有一种想要去证明自己、想要获得某种合理性的一种的愿望和追求。而特别是有很崇高的理想,也希望能够借着自己的善行、借着自己的一些的遵行律法的自律能够获得人的称赞或者获得自己想预期的某种理想的人生的人设,这是人的天然的一种的追求,让我们表现出我们的能力。但是这一种在我们生命中存在的能力反而大大的局限了我们、大大的束缚了我们,因为等于让我们的里面更多的学会去依靠自己而不需要去依靠神。同时如果一个基督徒信了主,我们是知道应该去寻求神、应该去依靠神,但是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有可能更多的时候在依靠自己,觉得我们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已经足够,而对神的依靠只是做做样子。好像就带来两种不同的生活,一种生活是在教会里的看起来很属灵又是读经、又是祷告、又是敬拜,但是回到家庭里以后回到你的自己的生活当中以后上帝跟你还没关系,然后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做自己的选择,这些就属于我们并不认识这两约的分别,我们还是活在一个以律法主义为框架的世界观里面。而不是活在以恩典之约为框架的世界里面,所以这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的自我的反思和思考的话,我们就会有盼望。我和杨老师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嘛 就是Jia Ke,那时计划生育不让多一个孩子,要罚款或者丢掉公职的惩罚。但我觉得很感恩的就是上帝看起来我们在这如此受限的情况下,却给了我们属灵生养上的祝福,坦白的讲我们两个人都是家庭里面的第一代基督徒,并没有深厚的属灵传承或者是根基,但是感谢主祂愿意使用我们具有更多的一些属灵的孩子,属灵上的生养,所以看到这个经文的时候其实我心里还是蛮兴奋的。 我说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今天我们的教会看起来也是这样,我们还在成长和蜕变的过程里面, 如果我们的教会有更多的能够去用信心活出恩典之约的弟兄姐妹的话,我们就会能摆脱律法主义在我们中间的这种影响,摆脱习惯依靠自我的文化影响。我们的教会现在看起来很小,还不怎么能够生养,所以你看我们做了Qifa ,做完了以后能够真正信主的人好像不多,但是我就觉得我们是有盼望的就像这里所说的,用夏甲和撒莱所代表的这两约所带给我们的意义一样,我们终将会成为生养更多的人,因为这是上帝给我给他教会的命定要治理这地。所以各位但愿我们能够从当中学到上帝要我们学的,去真正的能够产生福音的热忱、福音的动力,去真正的能够结出果子来。

接下来回到旧约经文创世记21章,看到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在嘲笑、讥讽甚至在 逼迫年幼的以撒,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撒莱才会要求亚伯拉罕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他发现这个肉体或者从人一所生的这个孩子,他越长越大他那么的强壮 甚至在当时看起来,要远比从应许生的以撒要强壮的多。所以有这样一种逼迫的情况出现。请注意在加拉太书的这几处的经文里面保罗不断的尝试给我们去解释旧约圣经的同时,他也要我们来应用到现在的教会生活当中。比如说在26节他说【加4:26b】她是我们的母。开始把我们教会观念跟撒拉的恩典之约、天上的恩典之约、天上的耶路撒冷结合在一起。经文 28到29节,他说【加4:28】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 把今天的教会、今天的你我跟以撒开始联系在一起,然后他又回顾了当时发生了一件事,说【加4:29】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我们在教会里或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教会里会看见属肉体的人常常很有力量、常常很有能力,我们教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较大的事件里面就可以看到属肉体的是很有力量的,那属肉体的因为它是天然的、是先有的,所以里面有很多的是自己的力量和努力,而这种的努力就会对教会的整体的文化 、对他人、对很多其他的弟兄姐妹、特别对教会的整体方向的带领呢会产生很大的抵触甚至是抗拒,引起教会的分裂。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被称为属肉体的象征的以实玛利属血气所生的,那一个律法之子他很有力量,他逼迫了当时被称为属灵的、凭着应许生的以撒。这给我们带来的属灵的意义是属肉体的人有意识或潜意识的全凭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尝试要凭借自己的方式从上帝那里得到称赞、赏识、尊重、认可、接纳和嘉许。在这种整体的方向和追求当中,如果在教会里面有人在教导,比如说作为牧者的我要教导弟兄姐妹,说你靠自我努力、像自我为义、依靠自己想达到蒙上帝的喜悦是不可以的、不能够的、那是一种徒劳、是一种错误的生命追求的方向。如果作为牧者我这样去劝勉弟兄姐妹的时候,你觉得那一个律法主义者或者说属肉体的,这样一种的生命的状态的弟兄姐妹会怎么解读呢?他就会说你这个牧师没有爱心、也不接纳我、天天就对我有那么多的要求、就会责备我、也不夸我,跟其他的弟兄姐妹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就会对这种爱他们的举动反而是轻看的,就开始予以嘲笑甚至是逼迫、轻视。这个就叫做属肉体的、时常逼迫属圣灵的,属肉体是我从内在的里面实在并不是听从圣灵的引导、 我从内在的里面并不是听从上帝的话、并不是跟从上帝的心意而是更多的是跟从我自己的经验、跟从我的主权意志的选择、跟从我自己的认知,来行事为人,所以这叫属肉体的人。 必须承认人自身的不足和软弱,但很多人不愿意看见自己破产的样子、不愿意看见自己无助的样子、他不愿意看见自己没有能力的,这样的一个样子我指的是属灵能力的缺乏、那是真正的爱的一种缺乏,他们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们会高估自己、把自己坚持的一些东西很绝对化,甚至放在近乎上帝的水平上,因此在生命的具体的表现上对教会的教导没有回应、置若罔闻、无所谓、你爱说什么说什么我反正执行我该做的事情,我来参加聚会了、我做了这个事、做了那个事就可以了,你其他你不要管我、你也不要指责我、咱们大家保持距离就OK了。所以在新约当中常常提到常常消灭圣灵的感动,弟兄姐妹我有些是真的想问一下弟兄姐妹的情况,有多久没有真正圣灵的感动在你里面了?我从大家有些时候表现可以看得出我们的属灵操练做的很少很少,而且我们里面的属肉体的状况很多,甚至有些时候很严重的情况的时候 没有圣灵的感动、不知道圣灵的启示也不知道圣灵的引导和心意到底是什么,所以这种生命状态的有点像在启示录里面所说的:按明你是活的,按实际呢却是死的。(【启3:1】“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 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这一种生命状态其实是很可怕的,就好像我们里面也常常经历了一种的挣扎或者内心的交战,我们里面也常常经历了一种的挣扎或者内心的交战。弟兄姐妹你有注意到你内心里面在做一个选择和决定的时候,常常是谁占上风呢? 我们上个礼拜进行罗马书灵修的时候提到,人的里面的良知发挥作用的时候人或以为是或以为非,他思念之心互相较量。(【罗2:15】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我们里面的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常会经历很多的挣扎,但是在挣扎当中我们看见大多数的时候想要遵行上帝的心意的新人或者叫属圣灵的新人就败下阵来,最后败在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为人的想法。如果你常常是这种状态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常常感觉不到圣灵的引导感动, 哪怕我们做了很多看起来属灵的事,又读圣经、又祷告、又参加灵修、又参加聚会、又奉献,但是好像基本的状况没有真正的改变。所以有一个圣徒说:

“以信为本的教会现今最大的仇敌就在不信的教会成员中间”——博伊斯

教会就应该是以信为本的教会,所以我们不断地在传讲:我们是因信称义、信心在上帝的恩典的领受的方面何等的重要,不是靠遵行律法 但是恰恰在我们的弟兄姐妹中间有很多的人实际上是不信的。我说的不信就是他会讲出很多的原因和理由,然后依然是你有你的千条记,我有我的老主意,按照自己的固有的的价值观和识别问题的一些的标准来看待他的生活、对待他的生活,而不是从上帝的角度、从圣经真理的角度去看待和选择。这个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可悲的,因为结局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盼望每一个弟兄姐妹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看看在我们里面有那个不信的恶心没有。我们要省察自己,到底有信心没有,好让我们真的成为一个属神的人。

另外在30到31节,说到当时撒莱提出把使女和她的儿子赶出去,侍女的儿子不可以和我的儿子同受产业,就是保罗所写的【加4:30b】“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加4:31】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也就是说我们有些时候希图借着自己遵行律法的外在表现赢得上帝的青睐、赢得上帝的许可、赢得上帝的赞赏和悦纳,这条路实际上是很难走得通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还在罪中,这个更可怕。所以我们从这样的一个话语来看的时候,就知道上帝的祝福依然是属灵的,我们的生命经历挣扎也是必然的。当我们经历挣扎、我们更多的选择凭着信心来顺从圣灵的引导的时候,我们就更大程度的成为后赐领受上帝所赐的产业。所以我们看到经文里面所说的夏甲的律法之子以实玛利是不能够跟撒拉的应许之子以撒同做后赐的,所以我们看到以实玛利的结局,不管有多大的力量他必然最终是被驱逐出去不能够跟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所以带给我们在教会和在我们个人生命当中的一个具体应用,是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教会文化当中把律法主义赶出去、让我们里面的更少有律法主义思想观念,就是依靠自己的这种观念。同时在我们自身的生命当中,要做的就是领受教训、明白圣经真理,要去把它作为我们生命中的需要去坚信和去持守的东西。而把那些的怀疑、把那些靠自己、里面的骄傲和顽梗要从我们生命赶出去的,因为这些是不能够承受上帝的国的 不能够承受上帝的产业的。

有一个名人神学家巴克莱这样说:凡是以律法为中心的人,实际上都是奴仆的地位。 因为他终其一生做了很多东西都是为了满足律法对他的要求,所以实际上律法是他的主人,在他的生命当中一直都活的是谨小慎微、活的是战战兢兢、活的是充满冲突和矛盾、是受捆绑的、是不自由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上帝的恩典,并把上帝的恩典放在我们生命当中,不再强调自己能够做什么,而强调上帝已经为了我们做什么的时候。这个人就将爱作为他的主导原则。我们行在正路所依靠的将是从上帝而来的爱的能力,不是因为律法的要求。所以当我们在教会生活当中有些时候,说牧师告诉大家需要我们邀请大家来参加这个参加那个,不是我要要求你要这样做、或者要求你奉献、要求你这样,这种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要求,他更多的是看作是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上帝的爱中,而不再停留在自己过去以往的这个旧的律法主义的倾向和观念里面,变得不那么自由。所以当我们愿意听从的时候就发现爱的能力是远大过律法的。

在律法以下和在恩典以下之间的区别。第1,在律法以下是我们用自己的行为在上帝面前谋求称义,看我们自己为上帝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在律法以下的人常常有的一种的心态和观念。那恩典之下使我们称义的我们知道是上帝,因此他是上帝在基督里为我们所成就的,借着他的救恩向我们成就的。他到底是看我们的行为,我在为上帝做了什么;还是看上帝究竟是为我们做了什么。

称为义就是合格的、被称为好的,我们称被称为好的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做了什么所以给自己的一个自我肯定;而是上帝肯定了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所做的,当我们有信心跟他联合的时候,我们也在他儿子所做的这个肯定当中。

第2,我为上帝做了什么,我取得了怎样的一些的成绩,这是一个律法主义者的心态。但是在恩典之下重点是耶稣是谁?祂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要安息在他为我们做的里面 而不是用我们自己所做的,不断的去证明是表明有这个资格和有这样的权利去赢得上帝该有的这种祝福。

第3,在律法以下的我们往往用无花果树的叶子来遮盖我们的羞耻感,意思是说用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一些的修饰来克服我们里面的那个不配感,让我们表现的更好一点。但是在恩典之下我们实际上是在领受并且宣告了上帝所预备的,也就是圣洁羔羊宝血的遮盖和功效,我们里面传扬的是耶稣基督已经做成这事。祂做成的这事已经在我的生命当中,因着信我已经归在祂的里面、归在教会的里面。

弟兄姐妹你注意到这中间的区别了吗,但愿我们能够注意到!我们以《提多书》3章3-7节作为今天的结束。

【多3:4】但到了 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

【多3:5】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多3:6】圣灵就是 神藉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

【多3:7】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或作“可以凭着盼望承受永生”)。

 

这段经文已经告诉我们:借着圣灵的更新让我们因着上帝的救恩被称为义,以至于我们都是应许之子,我们是自主妇人的儿女。愿上帝祝福我们,让我们知道能够分别律法和恩典,也让我们能够活在恩典之下。